万书网 > 穿越到明朝利用现代科技制霸全球 > 第107章 福王的密谋

第107章 福王的密谋


朱天明诚惶诚恐道:“世子,此言何意?”

  朱由崧意气风发道:“当今天子昏庸无道,穷兵黩武,又启用那阉贼魏忠贤征收重税与民争利,弄得天下民不聊生。

  如今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宗室的头上,至手足血亲于不顾,已然是泯灭了人性,天下苦昏君久矣。

  我父王已经联络了河南、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官员豪绅及各地藩王,准备效法成祖奉天靖难,共同起兵废黜昏君,另立贤明。”

  朱天明假装被吓得跌坐在椅子上,惊道:“这怎么行?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朱由崧:“难道王爷心中就没有不平吗?那昏君做的勾当,想必王爷也是心知肚明的。

  既然王爷是个聪明人,那在下也就不用多言了,是当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一镇藩王,还是委屈在朝中做这个出力不讨好的侯爷,您自己得做个决断。”

  朱天明半晌无语,假意在做着思想斗争,最后问道:“事成之后,我能去何处就藩?”

  朱由崧闻言喜道:“天下之大,何处不可?王爷可自选封地。”

  朱天明嗫嚅道:“这...这...这我也从来没想过啊。”

  朱由崧哈哈大笑道:“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王爷不如就藩吴地如何?”

  朱天明眼中现出一丝惊喜和不可思议,道:“我真能就藩吴地吗?”

  朱由崧铿锵道:“君子一言,驷马一鞭,绝无食言,在下提前恭喜吴王千岁了。”

  朱天明右手握拳在腿上狠狠的一捶,咬牙道:“罢了,拼就拼了。福王千岁打算让我怎么做?”

  朱由崧道:“待我父王与天下义军会合,北上京城时,最好吴王千岁可以调动皇家禁卫军攻入皇宫擒拿那昏君,大事可成。”

  朱天明摇头道:“此计不可行,福王爷和世子有所不知。当今皇帝对我已有忌惮,前一阵弄了个总参谋部,让我当了个总参谋长的闲职,明升暗降,实际上夺了我的军权。

  皇家禁卫军已被英国公一系掌控,皇家卫队又被那方正化控制着。我在京城已经无法调动一兵一卒了。

  就连我的族叔朱嘉赫都被调往了南京,使我在京中彻底丧失所有助力。

  现今我还能调动的嫡系部队,只有北直隶皇家陆军第一军、第二军的部分兵力。

  另外,我族叔朱嘉赫那边,若我亲至说不定能将他策反。但我现在已被监控,皇帝根本不允许我离京。”

  听完朱天明的话,朱由崧脸上显露出一丝失望。朱天明随即又道:“不过,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朱由崧闻言一喜,问道:“有何办法?”

  朱天明道:“若你父王真能联系各地藩王、文武官员、地方豪强共同举兵,南直隶的兵马刚刚完成改编,并未经过实战必不堪大用。

  况且前日当今皇帝曾下旨严令南直隶兵马严格保护那些军事、工业设施、矿区、码头港口和交通干线。

  换言之,只要不攻击那些皇帝严令保护的区域,其他的地方,这些新军势必不会拼死防守。

  你父王的大军完全可以绕过那些区域,直接围困南京,甚至作势北上京城。

  那个时候当今皇帝必然不敢把保他性命安危的那几万禁卫军派出来作战,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北直隶的两个军。

  可那两个军都是我的嫡系,别人难以调动,所以最后他也只能让我去带北直隶军南下平叛。

  到那个时候,我们合兵一处合围京城,只要赶在宣大蓟辽的边军回师勤王之前攻下京城,由你父王在京城振臂一呼,天下可定矣。”

  朱由崧听完大喜,拱手道:“如此甚好,多承吴王千岁妙计。”

  突然,朱天明抓住了朱由崧的手腕,严肃地说了一句:“我还有个条件。”

  朱由崧一惊,道:“吴王但讲无妨。”

  朱天明道:“事成之后,除了杭州府,我还要绍兴、宁波两府作为封地。三府的食禄赋税尽归于我。”

  朱由崧看着朱天明贪婪地眼神,稍一愣神,随即笑道:“一言为定。”

  朱天明叮嘱道:“此事事关你我的身家性命,半分马虎不得。你父王兵进南京之时,我会想尽办法取得去北直隶统兵的机会,一旦我离开京城,就会立刻给你发去书信。

  切记我给你的信函中,朱天明的明字左边的日中,我会点上一个细小的墨点,以作辩伪,若信中没有此暗记,千万信不得。”

  朱由崧点头道:“吴王千岁思虑周到,在下记得了。”

  临别之时朱天明又嘱咐道:“请转告你父王,此事要不不做,要做就要快,以最快的速度围困南京,这样才能使朝廷和皇帝慌乱。

  他们一旦慌乱就难以缜密的思考,我才最有可能前往北直隶统兵。

  如果你父王行动缓慢,则皇帝很大可能会调宣大蓟辽和关外的强兵回援京城,那样无论对你们还是对我,可都是大大的不妙。

  再有,朱嘉赫带到南京的军队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你父王的大军最好只围困南京,不要强攻。

  朱嘉赫此人吃软不吃硬,若你父王发动强攻,他势必会死战到底,那样你父王的军队会遭受到极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待我脱困之后,最带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南京,去亲自劝降于他。若能成则万事大吉,若劝降不了,我的北直隶大军加入围攻,定能快速攻破南京城。”

  朱由崧抱拳道:“在下记住了,必定转告父王。”

  送走朱由崧后,朱天明把整个计划又仔细梳理了一遍,方才回房睡觉。

  第二天早朝结束,朱天明和崇祯共用的午饭,朱天明一边吃一边给崇祯讲了朱由崧夜访之事,以及福王的全部的计划。

  二人再次梳理了全部的应对方案,随后的一段时间湖广一带突然出现了大批贩卖毛竹、山货的巴蜀人.

  河南出现了大批的山陕人士,贩卖牛羊肉及中药材。

  山东则是出现了大量贩卖马匹的蒙古达官。

  崇祯六年冬月二十八日,英国公张维贤病逝,这位为大明鞠躬尽瘁的老将,在英国公府内,看着满身戎装的儿子张之极,欣慰的闭上了双眼。

  在京的文武官员,勋贵世家均过府吊唁。就连崇祯皇帝也亲自前往英国公府祭奠了这位老人。

  之后,张之极三次上表请求丁忧,而崇祯皇帝三次下旨夺情,特许张之极戴孝治军。

  张维贤的离世,提醒了朱天明,历史上的张之极也将于十年之后去世。

  这让朱天明十分忧心,于是朱天明一边让科学院医药研究所下属的皇家科学院附属医院定期为所有重要官员将领体检,一边开始着手重点培养张之极的儿子张世泽。

  不光让皇家军事学院和科学院大学对其加强教育,还让他在军中挂职,时常到军营中亲自参与部队的操练和演习。


  (https://www.wshuw.net/2113/2113998/1111103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