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穿越到明朝利用现代科技制霸全球 > 第108章 福王起兵

第108章 福王起兵


崇祯七年正旦日,全国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之中时。身在洛阳的福王朱常洵突然发布檄文,檄文中将成祖庙号恢复为太宗,历数当今皇帝八大罪行:

  一、穷兵黩武。

  二、薄情寡恩。

  三、手足相残。

  四、大兴土木。

  五、与民争利。

  六、重用奸佞。

  七、残害忠良。

  八、挥霍国库。

  最后在檄文中号称要效法太宗奉天靖难,号召天下藩王、官员、豪绅共同起兵,匡扶社稷重立贤君。

  仅半个月的时间,河南、山东、浙江、湖广、江西等多地官员、武将、地方豪绅响应,

  随后月余又陆续有郑王、潞王、赵王、德王、衡王、崇王、惠王、荆王、淮王、荣王、吉王等十一位藩王响应起兵。

  各路叛军纷纷攻城掠地,向南直隶方向前进。

  南直隶驻军果然像朱天明所说,几乎都是不战而退,各自退往军工业基地或是港口区域,再有就是退入南京城。

  崇祯也象征性的从周边各省调动了几支平叛人马,但这些军队不是对峙观望,就是一触即溃。

  几仗打下来福王的声势日隆,又有大批的土匪山贼、各地会道门组织和民间商团武装也加入了福王的叛军。

  崇祯七年三月十三,各路叛军已云集南京城下。

  朱嘉赫与张虎臣率南京的皇家禁卫军第三师,及退入南京城的皇家陆军第三军部队加固城防,准备迎战。

  各路叛军首领云集于南京城外,共有兵马二十三万,共同推举福王为靖难军盟主。

  就在布局完成,崇祯和朱天明准备收网之时,发生了几起意外变故。

  崇祯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山东的泰安王朱寿镛次子朱以海打出“勤王平叛”的旗帜,尽散家资招募兵勇,起兵进入兖州,

  胁迫鲁王共同起兵勤王,随后率兵猛攻德王和衡王的封地济南和青州。

  崇祯七年四月初一,南阳的唐王朱聿键响应泰安王,也招募兵勇起兵勤王平叛,率兵进攻福王的根据地洛阳。

  闻听这两个藩王起兵的消息,崇祯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很担心他们吃亏,于是紧急下令朱天明节制南北直隶兵马及皇家海军,火速南下平叛。

  于是朱天明向朱由崧发出了带有暗记的信函,告知自己已经掌兵。

  接到密函的福王不知道这是朱天明的计谋,还得意忘形地以为自己的皇位稳了,于是在叛军之中更加的颐指气使。

  四月十五,在山东境内贩卖马匹牛羊的数万蒙古达官忽然集结在一起,就这样一支三万余人的精锐蒙古骑兵,

  配合着泰安王及鲁王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济南、青州,并迅速占领山东全境。

  然后统率这支蒙古骑兵的首领敏罕哲布将山东各地的防守交给了泰安王世子朱以海。随后率部向南京方向进军。

  与此同时,散布在河南的那些山陕商贩和力工们,也悄悄完成了集结,并打出了旗帜“大明宣大总督府”和“大明三边总督府”。

  两支人马分兵两路配合着唐王的军队,攻下了洛阳和汝宁。

  在湖广荆州一带贩卖山货、毛竹的商人跟伙计们也迅速集结在了一起,改换衣甲,从毛竹中取出白杆枪及火枪,打出旗号“石柱宣慰司”,迅速占领了荆州,并挥师攻取常德。

  几家造反的藩王根据地都被端了,顿时叛军之中一片大乱。

  各藩王及叛军首领云集福王的中军大帐,纷纷质问福王该如何应对,甚至有不少人提出了投降的主张。

  福王忍住心性,取出朱天明的密函对众人道:“大家莫慌,建州侯已掌握了北直隶的二十万精锐大军,不日便可抵达南京,

  届时我们可一战拿下南京,再以南京为基石北取京师,大事可成。”

  众人传看了一番朱天明的信函,方才放下心来,各自回营安抚军心。

  七日后,朱天明率领皇家陆军第二军抵达南京城外。

  但让所有人感到奇怪的是,朱天明的部队没有停下,而是将大军驻扎到了叛军主力的东南方向,才在叛军的注视之下,从容不迫的布好阵势。

  是夜,朱由崧代表福王来到朱天明的中军大营,行过礼后,朱由崧问道:“吴王千岁为何不与我等合兵,而是将大军住在东南?”

  朱天明道:“这样就能跟三边、宣大、蜀中和蒙古的四路大军一起合围你们了呀。这次你们算是没地方可跑了。”

  朱由崧闻言大惊道:“吴王千岁,这玩笑可开不得。”朱天明正色道:“谁跟你开玩笑了。”

  随即喊道:“来人,把这厮押下去,等打完仗送给陛下换赏钱去。”

  话音刚落,杜雷司就带着四名卫士将朱由崧绑了起来。

  朱由崧兀自喊道:“朱天明,你收了我父王的金印,也逃不掉从逆之罪。”

  朱天明笑道:“从逆之罪?你知不知道我和当今皇帝是什么关系?不瞒你说,皇帝的龙椅我都坐过,玉玺我也玩过。

  就凭你爹给我那么一个金王八印章,就像让我造反?你们爷俩没事吧,几个菜呀,喝成这样?”


  (https://www.wshuw.net/2113/2113998/11111034.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