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 第56章 第二个孩子

第56章 第二个孩子


80年代女大学生宿舍

  1982年初,许许多多77届大学生迎来了毕业,即将被分配到各个岗位,去建设祖国。

  当然,陆诚是学医的,按照正常情况,原本还有一年才能毕业。

  但谁让陆诚拜了个好老师呢。

  早在79年底时候,颜教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由于陆诚成绩优秀、基础扎实,颜教授这个师父直接向学校申请,让陆诚早一年结束本科,开始继续跟着师父读硕士。

  与此同时,经过这两三年的学习和行医,陆诚的中医水平也终于提升到了5级,放到下面的各省,已经可以称为专家级的医生了。

  只不过,如今的陆诚还是有些年轻,还不到三十岁。

  陆诚家的小院里,刚刚领完毕业证的田晓霞,正在逗着小陆阳。

  “小阳阳,幼儿园好玩吗?读书累不累啊?”

  “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读书一点都不累的。干妈,你毕了业,是不是也能挣钱了?”

  “当然,等干妈参加了工作,挣了钱。给阳阳买一身儿新衣服好不好?”

  “好啊好啊,不过我不想要新衣服,我想要一双新鞋子。”

  “没问题,新衣服和新鞋子全都买。”

  玩闹过后,陆诚问道:“晓霞,你就没有考虑读研吗?”

  “没有,我可不像陆诚哥你那样有毅力。读完本科,也就够了。”

  “单位定好了吗?你被分在哪儿了?”

  “已经定好了,海淀区的一零一中学,高中地理老师。”

  “这不挺好嘛,一零一中学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而且,能够留在燕京当老师,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嗯,我就是觉得老师比较轻松一些,还有寒暑假。等到假期的时候,我就可以四处去旅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很不错的想法。”

  如今,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这第一届的毕业生,都会被分配到各个岗位上。

  大学生现在可是稀罕的很,哪个单位不想要?

  当然,田晓霞能够进一零一中学,想必也有那位教育局工作的赵主任的功劳。

  就在此时,秀莲也走了出来:“晓霞,你能留在燕京教书,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儿,咱们必须得庆祝庆祝。今天想去哪吃?跟嫂子说说,咱们今天去下馆子。”

  田晓霞站起身来,搂住秀莲:“贺老板现在有钱了,这说话的底气就是不一样。不过,比起外面的那些馆子,我还是喜欢嫂子亲手做的菜。”

  “没问题,今天嫂子把看家的本事都拿出来,给你整一桌。走,咱们去买菜。”

  “这确实要好好庆祝一下。”

  田晓霞能够留在燕京工作,陆诚自然也是相当的高兴。这也意味着,田晓霞的命运轨迹已经彻底改变,未来的那场生死危机,也应该能够避过去了。

  当然,陆诚也并没有因此就放下心来,还是要关注着田晓霞的动向。

  这毕了业,田晓霞自然要回家看看。

  如今的田福军,已经是黄原市地委书记,名副其实的一把手,田晓霞就算是回到黄原市,也会有很好的安排。

  送走了田晓霞之后,陆诚和秀莲也各自忙碌起来。

  五岁半的小陆阳,已经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平常很少让陆诚两口子操心。

  空闲下来的贺秀莲,也是更加用心的搞起了事业,并且定下了目标,要在新的一年里,把贺记卤肉店的生意,做到全燕京,至少开上四十家分店。

  有了前面十几家分店的经验,秀莲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这接下来的扩张自然是水到渠成。

  甚至,秀莲还专门搞了一个小公司,负责分店管理,新店铺的选址建设,卫生质量的把控监督等等。

  为了把生意做好,原本不爱学习的秀莲,还认真读了一些经营管理的书籍,让陆诚都有些惊讶。

  就在事业走入正轨之后,秀莲再次起了生二胎的心思:“诚哥,我还是想要再给你生个娃。你看,现在阳阳去上学了,家里的生意也不用我操太多心,我就想再给你生个娃娃,好不好嘛~”

  “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我今年都29了,再不生就30了。我可不想等将来老了,后悔没有再生个娃娃。你看邻居家的小孙女,长得多可爱啊,粉雕玉琢的。我就想要再生个女儿。”

  陆诚回忆了一下,这独生子女的政策,好像也快开始了。

  “那行吧,既然你一直想要,那咱就生。”

  “太好了,我们这就开始吧……”

  “你等会儿,衣服…真是越来越虎了…”

  陆诚和秀莲的身体都很健康,再加上陆诚本身就很会调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秀莲就成功怀上了。

  怀了孕的秀莲,也没有耽误她的事业,指挥着公司的人马,在整个燕京选择合适的店铺,开起了一间又一间的分店。

  等到82年年底的时候,贺记卤肉店在整个燕京城,已经有了42家分店。

  后世有一句话,赚第二个一百万,远比赚第一个一百万要容易的多。

  生意越做越大,这赚钱自然也是越来越快。

  等到年底的时候,陆诚和秀莲的第二个孩子顺利出生,而且还和两人期待的一样,是个女儿。

  陆诚给女儿取名陆文君,并且向老师请了假,专门在家中伺候月子。

  等女儿满月之后,陆诚又打电话,让老丈人和大姨姐一家都来燕京,为女儿摆了满月酒。

  当然,这种喜事也免不了请各位师兄,同学来。

  秀莲对女儿也是格外的疼爱,再加上如今手头上也有钱了,大手一挥,又买了一套四合院儿,准备将来留给女儿。

  这两年,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很多农村也涌现出了不少万元户。

  老丈人的醋厂生意很红火,手头也有不少闲钱,正不知道怎么花。

  陆诚得知情况之后,便对姐夫和老丈人说道:“爸,姐夫,既然你们这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也在燕京城买一套房子。尤其是姐夫和大姐。现在燕京正有一些院子出售,价格也不贵。

  你们要是能在燕京买一套院子,将来孩子上学也方便。燕京的教育条件,肯定要比晋省好很多。孩子们在村儿里上学,将来想要考上大学,难度很大。但如果是在燕京上学,考上大学的难度就要小上很多……”

  秀莲也跟着劝道:“就是嘛,要是大家都住在燕京,以后就可以经常见到,多好。”

  经过陆诚和秀莲的一番劝说,老丈人和姐夫常有林都觉得很有道理,反正陆诚是大学生,最有学问,听他的准没错。

  最后,姐夫常有林和老丈人也分别购置了一套一进的四合院。

  院子是陆诚帮忙挑选的,都是房屋状态良好且产权分明的房子,手续办理的也很齐全。

  只不过,买了房子之后,姐夫和老丈人并没有立刻搬过来住,仍旧回去经营醋厂。

  大姐倒是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燕京,陆诚也找人帮忙给两个孩子办理了转学手续,让两个孩子成了燕京的学生。

  至于户口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https://www.wshuw.net/2114/2114021/1111108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