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 第151章 误国之才

第151章 误国之才


(151)

  安排好张国纪一家之后,陆诚也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他们。张国纪在后勤处谋了个差事,协助老马,管理一些杂务。

  在张国纪干了一段时间之后,陆诚还特意问了一下老马,据老马说,这张国纪虽然没有太大的能力,但胜在做事认真诚恳,也是个比较踏实的人。

  至于陆诚,在熊廷弼走了之后,就更加忙碌了起来。

  现在整个辽南四卫,都算是陆诚的地盘了。

  海州卫的兵马自然不用多说,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三个卫所的兵马,也都是良莠不齐,训练不足。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缺钱。

  这三个卫所并不像海州卫这样商业发达,城池富裕,百姓的生活也更加困难。

  尤其是最近这两个月,朝廷又开始拖欠粮饷,三个卫所的将士们生活也很艰难。

  陆诚了解完情况之后,把三个卫所的各级军官都召集起来,详细了解了一下情况,承诺会提供一部分粮草物资,起码不能够让将士们饿的活不下去。

  就在陆诚安排辽南四卫的时候,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传下命令,召集辽东诸将议事。

  其实,陆诚是很不想机会理会这个东林党出身的辽东经略的。

  袁应泰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当过知县,进过工部,之前也曾为百姓做过一些实事,但对军事却是一窍不通。

  无论是在哪一行,最忌讳的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熊廷弼之前经略辽东的时候,选贤任能,和众位将士一起讨论大体方略,也很擅长听从众位将士的意见,从来不会管下面的总兵参将怎么用兵打仗。

  这个袁应泰一来就瞎指挥,还没有摸清楚整个辽东的情况,就向皇帝上书,要率领辽东军民收复抚顺。

  之前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时候,执法严格,整肃军纪,让辽东将士的面貌焕然一新。

  可袁应泰却认为不应该搞那么,严格的规章制度应该对士兵宽厚,讲究仁义道德,直接就推翻了熊廷弼制定的许多策略。

  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家伙的瞎指挥,一通乱搞,才让努尔哈赤有机可乘,攻破了辽阳、沈阳,彻底占据了辽东大部分土地,从此得到了发展。

  即便是袁应泰最后自焚而死,与城共存亡,也难以掩饰他的罪行。

  只是因为这家伙背靠东林党,再加上死的很有气节,反而让朝廷忽略了他干的那些蠢事儿。

  对比下熊廷弼那个干实事的,反而被冤杀,落了个传首九边的下场。

  这样的大明,谁还能救?谁还愿意去救?

  对于袁应泰这样的上级,陆诚也是很无语。

  在前往辽阳的路上,陆诚已经在想着如何悄无声息的把这老家伙干掉。

  否则的话,整个辽东的大好局面肯定会被袁应泰的瞎指挥破坏。

  陆诚目前正在专心搞发展,可不能让辽东的局面乱起来,影响到了自己。

  胡思乱想之间,陆诚已经到了辽阳,立刻赶往辽阳府衙。

  今天是正式场合,陆诚特意穿上了朝廷赏赐的斗牛服,外穿山文甲,腰挎绣春刀,更显得英武不凡。

  当陆诚到达议事大厅之时,就见贺世贤、柴国柱、童仲揆、尤世功等各路总兵都已经到了。

  众人见到陆诚,也都纷纷打招呼。

  自从海州保卫战结束之后,各路总兵都意识到了火药武器的厉害,纷纷把自家囤积的火药送到陆诚那里,让陆诚加工成为炸弹、炸药包等等。

  陆诚自然是来者不拒,按照三抽一的比例,每做出三个成品,就留下来一个算作加工费。

  凭借着这种交易,陆诚的海州卫已经囤积了相当多的炸药包和炸弹。

  各路总兵也都得到了好处。自然对陆诚很是客气。

  众人互相打了招呼之后,经略袁应泰走了进来,众将士连忙行礼。

  袁应泰面带微笑,态度温和:“诸位将士免礼。本官初到辽东,以后还要仰仗诸位将士鼎力相助。好了,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想要和大家商议一件事。

  如今寒冬来临,草原上的蒙古各部都遭了灾。很多蒙古牧民逃往关内避难,也有不少逃到了辽东。我准备把这些草原上的牧民安置在沈阳和辽阳两座城内。众将士以为如何?”

  总兵童仲揆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大人,不可。那后金与草原蒙古各部多有往来,尤其是那科尔沁部,与后金交往密切。如果贸然接纳那些蒙古牧民,我们也不能分清其中是否有后金派来的奸细混在其中。”

  总兵尤世功也立刻站了出来:“大人,童总兵所言甚是。想当初,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攻下开原、铁岭两城,就是凭借混入城中的奸细里应外合,成功打开城门。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

  本来还满面春风的袁应泰,见手下的两位大将竟然都反对他的意见,面色立刻变得有些不太好看:“两位总兵何必危言耸听?辽阳、沈阳两座坚城,各有雄兵数万,又岂是区区几个奸细能够破坏的?

  况且,如果我们不接纳那些草原上的牧民,他们势必会投向努尔哈赤,将来会成为我们的敌人。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以夷制夷。更何况,我们城中还有锦衣卫,也可以让锦衣卫对那些蒙古牧民进行调查,只需要找出其中的奸细即可。”

  贺世贤仍旧站出来反对:“大人,即便是我们要接纳那些草原牧民,也不能让他们进入辽阳、沈阳两座大城。这可是我们整个辽东的根本所在,千万不能有失啊!”

  “哼!尔等将领就是如此畏敌如虎吗?如今,整个辽东形势一片大好,昨天还有一些以前被建奴俘虏的降兵降将重新回归,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此时,陆诚也忍不住站了出来:“大人,那些降兵降将现在何处?可曾对他们进行详加盘问?”

  袁应泰转头看向陆诚:“你是定国将军陆诚吧?本官听过你的名字。年轻人打了几场胜仗,更应该戒骄戒躁,虚怀若谷。须知,骄兵必败。好了,以后跟上官说话的时候,不要用质问的语气。本官看在你年纪尚轻,不与你计较。

  至于那些降兵降将,他们既然能够弃暗投明,重新回归我大明的怀抱,老夫自然要接纳他们。也让那些投降建奴的将士们看看,只要愿意,他们回头,我们大明还是接纳他们的。”

  陆诚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已经彻底给袁应泰判了死刑。

  就这种人,还想经略整个辽东?

  如果努尔哈赤知道了袁应泰的迷之操作,恐怕做梦都要笑醒。难怪后来大清朝还给袁应泰追谥“忠节”。

  之后,陆诚闭口不再说话,心中却是已经给这老家伙规划好了死法。

  袁应泰不是要大肆接收草原上的蒙古人吗?不是接收了不少降兵降将吗?

  正好,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买个单。

  历史上,辽阳、沈阳都是因为这次混入的奸细被攻破,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出城杀敌,反身回城的时候,城门被城内的奸细关闭,可怜两员大将,被乱箭射死于城墙之下。总兵官陈策、童仲揆前去救援,也同样被建奴骑兵杀死。

  离开辽阳府衙的时候,诸位总兵都是忧心忡忡,贺世贤与尤世功和陆诚并肩而行,出了府衙之后,回头看了一眼府衙,贺世贤一声长叹:“尤兄,陆兄,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尤世功也是摇了摇头:“陆兄还算好的,起码辽南四卫不用接手那些来历不明的牧民、降兵。陆兄,要是到时候我们遇到什么不测,你可得拉兄弟一把。”

  “两位老兄请放心,陆某麾下的一千轻骑,随时待命。”

  回到海州卫之后,陆诚立刻叫来丁显,交给他一项任务,让他亲自去草原上走一趟,面见喀尔喀首领宰赛。

  这种谋杀大臣的事儿,一定要做的极其隐蔽,绝对不能露出马脚……


  (https://www.wshuw.net/2114/2114021/11110992.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