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穿越到明朝利用现代科技制霸全球 > 第18章 天子还朝

第18章 天子还朝


转眼到了宴请之日,朱天明已经提前让人包下了整座百珍楼。华灯初上,受邀的各位将领已经到齐。

  大家叙过礼后纷纷落坐,席间相互讲述着大战中的艰险,称赞着这以少胜多得一战,着实打得过瘾。

  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正在大家喝得兴起之时,就听楼下有人走上楼来,喝了一声:“好热闹呀,怎么不等等朕一起喝这庆功酒啊?”

  闻听此言所有人都停住了手中的动作,齐刷刷的看了过去,只见崇祯皇帝满身征尘的走上了楼。

  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楼上楼下的人立刻起身跪倒行礼。

  崇祯皇帝笑道:”众卿免礼平身。”

  朱天明赶忙将崇祯让到主位坐下,崇祯皇帝拍了拍朱天明的肩膀说道:“这一仗打得漂亮。”

  朱天明惊异地问道:“皇上,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崇祯道:”得到锦衣卫的密奏后,我放心不下,让大军在后慢行,我带了一万骑兵日夜兼程先赶回来了。”

  众人落座后,崇祯皇帝自满一杯道:“此次数万贼兵攻击京城,全赖诸位爱卿,仅两日便击破贼兵生擒贼酋。朕甚感欣慰,朕敬诸位爱卿一杯。”

  所有人都起身口称不敢,崇祯一饮而尽,众将也尽饮杯中之酒。崇祯边吃边听众将讲述了此次大战的过程,也给大家讲了讲关外这一战的情形。

  酒至半酣,崇祯说道:“酒不妨过会儿再喝,趁着大家都还清醒,朕有几道旨意要颁布。”

  说罢一挥手,司礼监掌印王承恩手托圣旨来到近前,在场众将全部跪倒接旨。

  王承恩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番关外之战,全赖上下一心,将士用命,力破建奴威服蒙古,又喜得刘兴祚率南四卫军民归明。京城一战诸将以少胜多力保我大明军威不坠,朕亦欣喜之。

  特加封毛文龙平辽总兵官,其部赏银五万两。

  加封郑芝龙福建水师提督,其部赏银五万两。

  加封刘兴祚为平辽副总兵官,率所部人马辅佐毛文龙平定辽东建奴,随行归明的百姓人等由户部妥善安置。其部赏银五万两。

  秦良玉虽为女流,却数赴国难,忠贞可嘉,封爵梁平伯,其子马祥麟加都指挥使衔,所部赏银五万两。

  御马监掌印方正化作战英勇忠君体国,荫其侄千户之职,所部赏银三万两。

  朱天明所部赏银两万两,改独立团为神武卫,朱天明任神武卫指挥使,授正三品,直属天子。其余参战将领校尉,另行封赏,钦此。”

  众人皆感欣喜,领旨谢恩。这一晚满身征尘的崇祯皇帝与这些杀场宿将喝得君臣尽欢,在众将的心中皇帝除了君临天下的威仪与权势,又增加了几分爽直与豪情。

  第二天一早,朱天明就赶往了皇宫,奉崇祯皇帝的旨意首次破格参加大朝会。

  只听得一名都知监宦官朗声道:”百官上朝。”

  原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聊天的官员们,立刻极为默契的排好了队形,鱼贯进入大殿。

  只有朱天明傻愣愣的站在了文武两班的中间,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就这么满朝文武每个人走过朱天明身边,都会用惊讶、无奈、讥讽和可怜的复杂眼神看着他,就像在看一个正在路边上捡脏东西吃的傻子。

  直到毛文龙走过时不动声色的指了指自己这一边,朱天明才恍然跑到武班末尾跟着进了大殿。

  崇祯皇帝在御座之上,看着两班大臣和中间那个朱天明,就像数字1.1一样,也是非常无奈,努力咬着嘴唇没有笑出来,只怪自己忘记提前派人教他一下了。

  众臣上朝三拜九叩山呼万岁后,各自归班站好。

  崇祯皇帝道:”这次朕远赴关外与林丹汗会盟,顺便和建奴打了一仗,京城中的事务全都仰赖五位监国辅臣与众卿了。朕不在京这期间可有些什么事情要奏与朕知吗?”

  言罢,内阁与六部、三司官员依次出列汇报近来政务及需要天子定夺的事宜。官员们一个个之乎者也引经据典的说了半天,朱天明站在最后面的角落里听的差点睡着了。

  一直到了临近午时,这些大人们终于奏事完毕。只听崇祯皇帝提高了嗓门道:“朕这里有事要办。

  在神午门外万岁山修建忠魂阁,依皇家宫室规制。所有为国征战而亡的英烈不分官员士兵一律入祀其中四时享祭,大明不亡香火不绝。

  四时祭祀由礼部主持,每年正旦由天子亲祭,若天子不在京中,则有太子主持,若太子未立则有皇长子主持。工部尽快拿出方案报与朕。

  所需砖石木料夫役工匠均由工部筹措,一应花销由内帑支取。”

  工部尚书出班领旨,崇祯皇帝又让王承恩当众宣读了昨日封赏有功诸将的圣旨,并命与修建忠魂阁的旨意一道明发各州县昭告天下。

  见无其他朝政要议,便宣布散朝。朱天明刚要走,一个小宦官走上前来说道:“朱大人,皇上让您到御书房见驾。”

  朱天明只得与相识的各位官员一一告别后,随着小宦官去了御书房。

  一进御书房朱天明就闻到了迎面而来的饭菜香味,崇祯已经命人备好了午膳。

  笑闹几句后,两人落座边吃边聊,相互讲述了分别这段时间的经历和趣事。朱天明问道:“这次关外之行收获不小吧。”

  一听朱天明问到这些,崇祯分外开心的答道:”可不是嘛,不但惩治了那些奸商贪官,还抄了几千万两银子和大批粮食回来。又去关外狠狠揍了皇太极一顿,而且得了不少战马。”

  随即崇真的面色又暗淡了下来道:“不过,虽然这次让建奴吃了个大亏,但是咱们有心算无心,兵力又远比他们多,而且背后还让咱们捅了一刀。

  即便如此,建奴的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觑,战后统计,加上关宁军的偷袭,建奴总共伤亡四万余人,而咱们也损失了近三万兵力。

  要是没有在辽东烧的那几把火,正面硬刚起来还真不知会鹿死谁手。”

  朱天明也沉默了一会儿道:“没事的,这一仗打完,建奴短期不也会再大规模进攻。咱们就利用这段时间换装新型火器,等新军成了规模,也就不怕建奴的骑兵了。

  这次京郊之战就是个很好的验证,独立团区区一千多人消灭的敌人数量,不比其他两支部队来的少。如果当时的一万人全部都是新式火器部队,那几万贼兵简直是不堪一击。”

  崇祯认可道:”是呀,新式火器是咱们取胜的最可靠保障,这就要看你的了。”

  朱天明给崇祯介绍了一下火器研发的进展,听到已经装备了手榴弹的时候,崇祯大喜道:“太好了,炸药已经搞出来了?那大炮和火箭弹也就不远了吧?”

  朱天明道:”是呀,等大兴的研究所落成,我就着手建立工业化三酸两碱生产线,同时开始进行对蒸汽机的研发。

  有了蒸汽机驱动,像冲压机、锻压机、轧机之类的大型设备就好办了。随后就是蒸汽动力的火车和船舶。”

  崇祯兴奋地问道:“我记得你连小型的内燃机都自己动手制造过,它的原理和结构你也肯定都懂,为什么不直接上内燃机?”

  朱天明咽下一口菜道:“条件还不成熟,咱们大明的石油主要陆地产区在蒙古、甘肃、西域一带,那些地方距离中原太远运输极为不便,又处于边境易受战乱波及,

  再有就是石油钻探输送设备和炼油厂的加热炉、分馏塔等大型设备以现有技术和工具很难短时间制造出来。还是先按部就班比较稳妥。”听罢崇祯也表示了赞同。

  崇祯又道:“我出征之前就已经下旨令各省道州府官员全力搜集西学书籍送往京城,礼部和翰林院的通译们也已开始分批翻译,咱们也该开始着手各学科教材的事了。”

  朱天明点了点头:“嗯,培养科技人才这是大事。”

  崇祯皇帝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道:”天明,这次咱们有钱了,你下午在内帑支二百万两银子,安排好神武卫招募新兵的事,同时要扩大新型火器的产能。”

  朱天明满口答应后又提出了一个要求:“我想让一个人给我帮帮忙。”

  崇祯问是谁,朱天明答道:”魏忠贤,他在南京守陵这些时日,估计傲气也磨得差不多了,让他来给我帮帮忙,找找感觉,然后就可以让他去负责司税监的事了。”

  崇祯皇帝想了想道:“可以,你不提起来,我都险些把他忘了。我明天就秘旨召他回京。”

  二人吃罢午饭,崇祯还有不少积压的政务需要处理,朱天明便去内帑办理了支取银两的手续,亲自带人押解着银子回了营区。

  刚一入营就看到一个年纪不大的壮硕小旗官正在训练士兵,每一个动作都要亲身示范,对士兵的要求也极是严厉一丝不苟。

  朱天明觉得此人很眼熟,就问身边的一个百户。百户说:“将军,这小子就是当初在演兵场上跟您说他不是废物的铁柱子呀。这一战之后,因功被升做了小旗。”

  朱天明欣慰道:”这小子立功了?”

  那百户回答:”是呀,这小子打仗的时候真是不要命啊,贼军骑兵冲锋的时候,他铅子打完来不及装填,就装上铳剑和贼兵肉搏,铳剑被砍断了,这小子就抡着火铳当棒子生生又砸死了好几个贼兵。

  最后火铳也抡断了,他就空着手和贼兵拼。贼兵被打散之后,两个白杆兵的弟兄搜索战场看到了他,倒在死人堆里,双手死死掐着一个贼兵的脖子,嘴还咬着另一个贼兵的喉管。

  被救回来后睡了一天一夜才醒,醒了就不闲着的干活,这刚升了小旗,就开始忙着练新兵了。”身旁的杜雷司突然笑了笑道:“这小子体格不错,又有股子勇劲,是个好苗子。”

  朱天明灵机一动道:“杜大哥有没有兴趣收个徒弟?”

  杜雷司没有回答,直直的看了铁柱子一会儿,嘴角逐渐露出了一丝微笑。

  朱天明便叫来铁柱问道:“听说打仗的时候,你小子连武器都打没了,还在跟贼兵死拼。你是咋想的?不怕死吗?”

  铁柱挠了挠脑袋,一脸茫然的说:“咋想的?俺也没咋想啊,当兵的上了战场,只要自己还有口气,就没有让敌人过去的道理。这还有啥可想的?”

  朱天明笑道:”听说你当官了,感觉咋样?”

  铁柱嘿嘿笑了笑道:”好像听百户说当了小旗每月能多官几分银子的饷钱。不过这官俺也不会当呀,俺练兵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他们,只能是俺自己练,让他们跟着样学。

  他们问俺为啥要这么练,里面有个什么道道,俺都说不上来。将军,能不能打个商量,光涨饷银不当官行不行?”

  朱天明闻言大笑道:”谁天生就会当官的,还不都是慢慢学慢慢练的。我看你身体结实又有力气,给你找个好师父怎么样?好好跟着师父学能耐,将来必有大出息。”

  铁柱大喜:”那感情好呀,俺啥也不会,打起仗来就只会靠着一身蛮力瞎抡乱打,要是学好了能耐,在战场上再多的贼兵建奴俺也不怕。”

  杜雷司随手扔过去一根镔铁短棒,自己握了另一根道:”来,你用全身的力气来砸我一棒子试试。”

  朱天明道:”铁柱,这就是我给你请的师父,那武功可着实了得,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去,使出吃奶的劲来,让师父见识见识。”

  铁柱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右手紧握短棒,大喝一声朝着杜雷司就砸了过去。

  杜蕾斯右手背于身后,左手持棒向上一格。

  只听当啷一声震响,铁柱手中的铁棒被震得高高跳起,身体不受控制得向后退了两步,满脸震惊的说:“师父好神力呀。”

  杜蕾斯则是风轻云淡的笑道:“再来再来,使出全身的力气来。”

  铁柱一下子严肃了很多,双手握持铁棒续足了全身的力道纵身跳起拼命的向下砸来。

  杜蕾斯听到铁棒下砸的破空声脸色也是稍稍一变,双腿略分,右手握拳,喝了一声向上格挡。

  只听得一声巨响,铁柱手中的铁棒被震得直接脱了手,向后飞出几十步远。铁柱也是一阵后退直接跌坐在地上,双手不停的颤抖。

  朱天明看得大惊,随后大笑道:“铁柱,好样的,捡起棒子来,再砸一棒。”

  话音刚落,杜蕾斯声音略有颤抖的说:“不用了,这小子是个苗子,以后跟着我吧。”

  铁柱一下跳了起来激动地说:“谢谢将军,谢谢师父。”

  然后转身去捡回铁棒双手抱着交还给杜蕾斯。朱天明拍了拍铁柱的肩膀说:“好了,以后每天操练完就去跟着师父好好学本事。”

  铁柱双手抱拳躬身遵令,然后欢欢喜喜的去继续操练自己的兵。

  朱天明转身时无意发现杜蕾斯将双棒交在右手,左手悄悄地甩着,脸也不由自主的抖了几下。朱天明没有挑破,笑着转身回到了指挥所叫来李炬、朱元锡和其他几位军官。

  看到各位军官俱是喜笑颜开。朱天明笑嘻嘻的问道:“都接到武选司的公文了?”

  众军官齐齐跪倒,李炬激动的答道:“接到了,卑职恬任神武卫指挥同知,元锡升为指挥佥事,其余众将皆有升赏。将军保举之恩,卑职等没齿难忘。”

  朱天明挥手叫大家起来,笑道:“和我没什么关系,都是你们自己在战场上用命拼回来的。”

  客套了一番开始商定招兵事宜,并制定了严格的招兵制度和招兵标准。

  商议完毕朱天明遣散众将,只有李炬离开后又返了回来,一进来便双膝跪倒,连磕了三个响头。

  朱天明赶忙上前把他拉了起来,道:“你这是做什么?你现在可是同知大人,妥妥的从三品大员,怎可如此失态”。

  李炬双目含泪道:“将军,我李炬自被贬到神机营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每次临阵都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可功劳都被以前的上官冒了,我四处伸冤却屡屡被罚。

  直到令尊朱将军接掌中军四营后,我才有了出头之日。自从跟随您以来我又连升数级,我知道这次也是您大力保举,我们这群丘八才能升得如此高官,您的大恩我必以死相报。”

  朱天明没有客套,只是重重的拍了拍李炬的肩膀。

  送走李炬后,朱天明让人牵来马匹带着杜蕾斯去了工部,到了工部衙门顺利的见到了陈忠恕,躬身向舅舅行了礼。

  陈忠恕一看到这个外甥就掩饰不住的开心,赶忙让朱天明落座问道:“天明,今天来舅父这里可是有什么公务吗?”

  朱天明拱手道:“舅父大人,外甥这次来有些事想请您帮忙。我想请舅父拨些人手物料,试制些水泥。”

  陈忠恕面露疑惑道:“水泥?又是何物?”

  朱天明解释道:“水泥是一种用石灰石、粘土和一些辅料,经过高温煅烧而成的一种灰粉,加入河沙、石子之类的东西与水混合,

  浇筑在模具之中,等晾干洒水养护之后就会变得坚如钢铁,连火炮都炸不坏,而且建筑速度极快。”

  听完解释陈忠恕甚是惊讶:“竟然还有这种神物?若真能制成,那可是帮了我工部大忙了。需要哪些物料多少人手?我这就命人去安排。”

  朱天明赶忙取出写好的清单交给舅舅,另外嘱咐道:“除这些物料外,还需要善于营建的熟练夫役工匠五百人。”

  陈忠恕仔细看了看清单,点头道:“这些都没问题,夫役明日就可以遣过去先做准备,物料十日之内就可备齐。”

  朱天明大喜,再三感谢了舅舅便带着杜蕾斯返回了军营。

  当晚有小旗官前来禀报,翌日一早白杆兵就要开拔返回石柱,闻言朱天明赶忙让军需官又准备了一百支鲁密铳、一千斤火药及所需火绳铅丸。

  第二天天色未明,朱天明便率人押运着火铳弹药前往为秦老将军送行。来到白杆兵驻地,只见白杆兵拔营已毕军容肃整,部队正在做最后的清点集结。

  朱天明疾行至中军,只见秦老将军和马祥麟皆是全身铠甲,正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大军集结。朱天明赶忙下马跑到秦老将军面前。

  秦良玉与马祥麟赶忙迎出,朱天明道:“听闻干娘今日班师,特来为干娘及义兄饯行。”

  说罢撩起袍襟就欲跪倒行礼,被马祥麟一把拉住道:“兄弟,咱们武将世家,不讲究这些。你能前来娘亲比什么都高兴。”

  秦良玉上前抓着朱天明双手,双眼含泪道:“我儿公务繁忙,可别耽误了公事呀。”

  朱天明讶异的问道:“干娘,此次为何走的如此匆忙?事先没有告知孩儿一声?”

  秦老将军道:“为娘也是昨天一早收到紧急军情,说蜀中一带有大批流民涌入,且有了暴动迹象。

  这才急着进宫向陛下请了旨意,为了避免引起百姓猜疑和恐慌,这才连夜拔营准备今晨返回石柱。本想大军顺利出城后派人送书信给你,没想到你却来了,我儿有心了。”

  朱天明立刻命人把那几辆大车推至中军,对秦良玉母子道:“干娘,孩儿有公务在身不能率军和您一起前去戡乱,我带来了一百支鲁密铳和一千斤火药,希望能给您和大哥添一分助力。”

  马祥麟亦是大喜:“兄弟,有这一百支鲁密铳,我白杆兵兵威更胜从前。愚兄拜谢了。”

  耳边一小校禀报:“将军,时辰已到,是否开拔?”

  朱天明立即拱手道:“干娘、义兄,不要耽误了时辰。一有空闲,我一定前往石柱去看望您。”

  秦老将军又关切的叮嘱了一番,才拭干泪水上马起兵。朱天明目送大军启程,心中也是难掩的伤感。


  (https://www.wshuw.net/2113/2113998/1111112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