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四合院:开局加入万岁军 > 第47章 秦淮茹拍桌子

第47章 秦淮茹拍桌子


首长收到志司报上来的方案后也陷入了沉思,特别对司令报上去那些李毅提出来各种作战思路,与一些未来机械化部队的发展方向,他都在脑中仿佛推演琢磨。

  说实话,对于李毅这个连续几次出现在他耳中的名字,他的印象不错。

  两次战役中李毅带领112师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个年轻,有能力,值得培养的好同志。

  功劳他都放在心里。

  现在看到李毅提出的战术理论,对他的能力也更加认可了几分,把李毅的部队改编为机械化部队,他心里是认可的。

  只是有些事,还是要深思熟虑。

  他点了支烟,在心里琢磨权衡起来。

  半晌,他让秘书召集了军事会议,对这事做了讨论,也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缘故,改编的方案通过了,但是,部队不是112师。

  会议决定,重新组建一个由志司总部直辖的师级作战单位,人员,配置都按照李毅提出来的方案,部队番号为陆军机械化第一师,暂定为副军级。

  师长的人选还是李毅,不过副师长,师政委,参谋长,以及各团团长,都要从各方调配,这些还要再做商讨。

  散会前,老司令出言道:“李毅同志现在已经步入我军高级指挥官行列,他正在为国出力,难免会疏忽了家庭方面,处于对前线同志的关心,我们有关部门还是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首长点点头,转头向一名四十上下的军官道:“云真同志,你现在主持四九城军管会和政府滴工作,李毅同志的家人就在四九城,你要让下面的同志上上心。”

  “是,首长。”

  会议结束后,聂主任回到军管会,让人把李毅的档案调了出来,这份档案是李毅担任师长以后,情报系统重新对他家做的调查。

  李毅,祖籍黄安,31年出生于四九城南锣鼓巷.....

  “黄安?”

  看到这个地名,聂主任心中一愣,这个地方他太熟了,军中好多老同志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居然还能和这里扯上关系?

  好奇之下聂主任继续往下看。

  其父李长庚,黄安人士,其母秦玉红,昌平人士。

  “得,找到原因了。”

  聂主任直接看起了李长庚的档案。

  李长庚小名李大熊,40岁,10年出生于江中省黄安县,14岁进入汉冶萍钢厂做学徒,16岁跟着师傅来到四九城闯荡,20岁经人介绍与秦玉红成亲.....

  弟弟小名二狗子,在土地战争时期不知所踪,疑是改名加入我第四方面军后牺牲,父母也在当时反wj中遇难。

  “没想到还是根正苗红啊!一家人有三口成了烈士,现在就剩这么一支,是要好好照顾才行。”

  看完档案后,聂主任忍不住叹气的感慨了一句,拿着档案找到谭副主任。

  把事情跟他一说,谭副主任当即笑道:“军中的后起之秀,爷爷奶奶还有叔叔还都是烈士,这事我亲自走一趟吧!”

  没过多久,老司令也看到了李毅一家的档案。

  “黄安?呵呵,没想到还是同省老乡啊!”

  四合院中院里摆着几张桌子,像是又有了什么喜事,各家各户都带着笑脸庆祝。

  刘海中,何大清,李长庚等人照常坐在一桌,不过主位上的人却变成了易中海,其他人都在向他敬酒道贺。

  易中海陪众人走了一杯后,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今天我易中海正式收东旭为徒,本来不该大操大办,不过咱们院里已经很久没办过喜事,正好趁今天放工休息的机会请大家伙聚聚,也感谢大家伙来帮我做个见证。”

  “我敬大家一杯。”

  说完,易中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放下酒杯,咧着嘴呵出一口酒气。

  等众人喝完,他继续说道:“大家也知道,我易中海年纪不小了,到现在也没个儿子,所谓一个徒弟半个儿,今天收了东旭当徒弟,我们两口子以后老了也不用担心没人照料了。”

  “今天再请大家做个见证,以后我易中海一定会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东旭,尽心帮衬绝不藏私,相信东旭的为人,以后也不会把我跟他婶弃之不顾。”

  易中海说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笑眯眯的朝贾东旭看了一眼。

  贾东旭有些发愣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按理说这事他跟易中海做了保证,这时该主动站出来承诺才是,但事到临头,这么多人见证下,他又有些犹豫。

  这么多人看着,要是做了承诺,以后有能力也就罢了,要是没这能力,照顾不了易中海,那在这院里可就没立足之地了。

  再说了,他爹虽然死了,也是有爹有娘的人,哪里甘心给别人当孝子?

  但是,他一个学徒工,现在又更需要易中海的照顾,不光是厂里,还有院里,家里都需要易中海帮助。

  贾张氏同样心有不甘,但她没有出声。

  儿子虽然到了登门立户的年龄,但毕竟太年轻了,又是个学徒工,无论在院里还是在厂里,连大声说话的底气都没有。

  她们孤儿寡母要想在院里立足下去,要想好好活下去,要想给儿子成家立业,没有人照看,帮扶,实在太难了。

  没等贾东旭考虑清楚,刘海中就接话道:“这是人之常情,师傅全心全意教好徒弟,徒弟尽心回报师傅,这都是老规矩,东旭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一大爷表个态。”

  是的,易中海在老太太的操办下,成功当上了四合院的联络员,这事虽然说是推举,但上面的任命,可比推举管用多了。

  贾张氏也连忙给贾东旭使了个眼神,在她看来儿子接下这事也不亏,易中海今年才36,至少还能再干二十年,等他真的不能动了,孙子都长大成才了。

  不说钱财,光是照顾到贾家平稳的开枝散叶,这都已经赚了。

  更不要说易中海是厂里大师傅,还有两间房子,照顾他们老也不用自己出钱,说不定还能给儿孙留下一笔,还能让东旭落个好名,这么想来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贾东旭看到老娘投来的眼神,也不再犹豫,站出来规规矩矩给易中海磕了三个头。

  “师傅请放心,也请院里的邻居见证,只要师傅诚心待我,我以后要是弃师傅跟师娘不顾,叫我不得好死。”

  “好,好,东旭快起来,师傅一直相信你的为人,不用再做保证。”

  易中海内心激动的走过去把贾东旭拉了起来,心中的大石在这一刻终于落下。

  一大妈却没有说话,只是和善的对贾东旭点了点头,她心里还是想自己领养一个孩子,只有自己带大的才更亲近更放心。

  易中海遂了心愿,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加自然,乐呵呵回到桌上又陪几人走了几杯。

  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得有点多,他忽然对着李长庚叹了口气:“老李啊!你心里要做好准备。”

  李长庚一愣,很是不解的看着易中海:“小易,你这话我怎么有点听不明白?”

  他以前都是叫易中海老易,可易中海莫名其妙的当上中院联络员以后,好像变得有些飘了,以前都是尊称他一声长庚大哥,现在都直接喊老李了。

  本来他就对易中海莫名其妙当上联络员不爽,还敢在他面前飘?

  这李长庚能惯着他?

  芝麻大的官都不是,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我儿子是师长,我跟你摆谱了吗?

  从此,只要易中海一喊他老李,他就叫易中海小易,反正我年龄比你大,叫你小易有错吗?

  易中海也不在意,只当李长庚对他当上联络员不服气,笑着赔了个不是:“老李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听说北方的战事相当惨烈,帝国主义不比白匪,大虎这回估计凶多吉少,让你事先在心里有个准备。”

  “你也只有大虎一个儿子,要是有个万一....得早做准备才是。”

  李长庚气得不行,这易中海什么意思?咒他儿子不说,还咒他李长庚绝后?

  看不到老子儿媳妇肚皮都鼓起来了吗?

  何大清也眼神不善的看着易中海,易中海不光是在咒李长庚,还是在咒他何大清。

  这家伙不知道他家傻柱也去了战场吗?大虎这个干部都有万一,傻柱在大虎手下当兵能好得了?

  两人正想发作。

  忽然“啪”的一声响起,紧接着一个很不满意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了起来。

  “一大爷,请注意你的言词,这些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应该从你这样的积极分子口中说出来。”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秦淮茹拍桌子站了起来。


  (https://www.wshuw.net/2113/2113994/11111096.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