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四合院:开局加入万岁军 > 第189章 陷入旋涡的李毅

第189章 陷入旋涡的李毅


会议的进程果然如李毅预想的一样,原定的基调陡然改变,把鹏司令主导的纠,变成了批。

  李毅一直强忍着没有发言。

  经过连续十几天的批评,赵刚,丁伟等人,慢慢从最开始的激愤和抱怨,一直强忍到现在的冷静和默认。

  经过李毅每天会议结束后,给他们做的讲解和分析,他们现在也明白了,现在上位的做法看似有错,但如果从其他角度来看,又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强行纠错,就会让背负巨额债务,又面临天灾的社会,出现从上到下的政治动荡,民心动荡,如果不能强行渡过,那么在北方的施压下。

  我们面对的只能妥协,只能同意他们的条件。

  其中的风险太大了。

  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强行压制主张纠错的一方,让社会维持当前局面,稳住政局,稳住北方。

  等灾情和债务还完之后,才能再做调整。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大风期间,在保留公社的同时,政策上允许老百姓家中,保留一部分自己开垦的自留地,自己种,自己得,还没有税。

  家里的人口越多,拥有的自留地就越多,并且鼓励百姓家庭养殖家禽,猪每户一头,鸡鸭看自己的能力,这些自家养殖的家禽,非公社所有。

  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吃都吃不饱,怎么养猪?

  但这就是事实,那时候养猪并不是吃粮,而是有一种叫猪草的东西,野外长的野草有很多种类都可以作为猪食。

  也不用大人去操心,八九岁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自觉懂事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去水草丰盛的地方收割。

  回来剁好,掺点糠煮熟,然后就可以投喂,没有也可以不掺。

  这些都是当时孩子们的事情,根本不用大人操心。

  在蜀中地区,这种绿植丰盛的地方,养猪的标准还是,家里有多少个成年人,就要养多少头猪。

  灾情和跃进结束后,在喊出了“农业学大寨”这句话,群众的精神面貌千百年都没有过的好,人人都以劳动为荣,懒惰可耻。

  八荣八耻的观念深入人心,塑造了当代人的思想观和道德观。

  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积极参加劳动,哪怕你是学校里的学生也不例外。

  劳动课也是当时教育的重要课程,中小学生们都要被老师带着去公社参加劳动,没人会想着偷空子躲懒。

  而且,到了初中都是半军事化管理,每个星期都有定期的军事操练,尚武之风比汉唐还要浓烈。

  包括后来的知青下乡,这是后来想干都不可能干成的事,没人有那个威望,社会也再没了那个实力。

  这些东西,在后来虽然被全盘否定,但却刻在了当代人的骨子里。

  不知道有多少老人,怀念着那个年代,那个峥嵘岁月!

  .....

  虽然赵刚等人在李毅的讲解之下,理解了上位的决策,但纠错的一方也并没有错误,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却要因为不妥协而遭到批判,还是让他们心里不舒服,纠结无比。

  十六日,在一系列批评之后,矛头直接指向了.....

  老司令率先发难,上位亲自压阵,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附和。

  听着会场上一个接一个的声讨,李毅心中非常难受,回想起从北方战场上开始,司令对他的照顾和信任,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为他说两句公道话。

  哪怕不能为其开脱,能让大家认同,减轻点处罚也是好的。

  李毅默默的举手站了起来。

  因为他的职位缘故,即便他的军衔不高,座位也非常靠前。

  他一站起来,身后的人都将目光投在了他身上。

  不过,大家潜意识里认为李毅是老司令一方,即便与司令关系不错,也不可能为他发声。

  这时站起来估计也是象征性的批评几句,他们也能理解,所以并没有怎么在意。

  然而,老司令却知道李毅并不是这种想法,他没有开口阻止,定定的看着李毅。

  上位叹了口气,也没有开口。

  身为当事人的鹏司令却急了,正要开口。

  李毅抢先说道:“我认为,司令的意见虽然有错,但也是从公心出发.....”

  “李毅,你少在这里胡言乱语,是不是从公心除非,大家心里自有定论,你这么不分对错的为他辩驳,难道你是同党之一?”

  “就是,李毅你这番言论已经是偏离主义错误,我认为你也该在大会上好好做下检讨。”

  李毅的话没有说完,却把整个会场的人都惊住了,转而就是此起彼伏的声讨与批评,一个接一个,连给他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转眼有七八人对李毅进行了批评。

  坐在后面的李云龙,赵刚等人心中急得不行。

  石光荣,范天雷,杨大义,梁大牙,杨吉等人手心里都捏着汗。

  陈司令也坐在那里直翻白眼,“这小子平时挺聪明的啊!现在怎么就这么不成熟呢?还是搞科研搞傻了?”

  “这种事能当众拆台?明面上受点委屈,咱们可以私下里努力说情啊!到时候最多也就是调出中心,你现在站出来,不是把自己往火上架吗?”

  陈司令叹气的摇摇头,他是受过调查怀疑的,对很多事情都有更深的理解,别看他现在是军职,但政治意识绝对比某些小组成员还强。

  所以他看得很明白,这种事,明面上出声对抗的人越多,那领头的人下场就越惨。

  只有顺势批评,私下里向上位述述乡情,聊聊以往的感情和功绩,聊聊身体健康什么的,这样才能把处罚降到最小,调到闲职去休养。

  等过几年,影响消了之后,还是可以再次出来工作的啊!

  他本来就做好了计划,打算回到四九城后,就厚着脸皮去跟上位和院长聊聊天,没想到,李毅这么莽撞。

  他不知道,不是李毅莽撞,而是李毅知道司令绝不服软,即便他们这样去努力,他也不会接受自己的正确想法被说成是错误。而且李毅又不是陈司令,跟谁都能聊上家常,递上话,怎么可能想到这些?

  李毅在这上面做不了别的,只能在这时候说两句公道话,管不管用他也无愧于心。

  可他没想到,只是一句没说完的公道话,还是从客观角度出发,都能遭到这种狂风暴雨。


  (https://www.wshuw.net/2113/2113994/11110953.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